每日 14:00~23:00 開放來電免費諮詢狗狗的各式行為問題。來電前,請先點擊上方「免費諮詢」頁面閱讀注意事項。

具有攻擊行為的狗、具有強烈焦慮的狗,是否需要藥物治療?還是需要行為矯正?我先與大家分享幾個真實的案例。
A 案例是咬人柯基犬
畜主最初先找了摔狗訓練師前往到府教學,該訓練師採用高壓手段來暴力教學,結果訓練失敗後導致狗變得愈來愈兇。
於是畜主再去找了正向訓練師,而該單位的正向訓練師與獸醫師建議畜主給狗服用抗焦慮的藥物。他們用學術研究資料來證實狗的攻擊行為與精神焦慮之間有所關聯。
有趣的是,當畜主詢問精神藥物的藥名時,獸醫師說出來的藥名畜主本人也曾經吃過,因為畜主本人就是焦慮症患者,而他知道他的狗並不是因為焦慮而產生的攻擊行為。
這隻狗在我的手上矯正好了,我沒有使用任何藥物。我的主要矯正方向有二項:
一是提高狗的服從性和穩定性,二是重新建立狗對環境的新連結。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項,由於狗曾經被第一任訓練師在畜主的一般轎車裡戴上防咬手套進行高壓壓制,導致後期的狗一進入這台轎車時就會聯想起過去一切不愉快的經驗,然後就會馬上變得很兇很兇。
還好畜主還有另外一台休旅車,只要狗進入這台休旅車就沒有問題,狗的整個情緒都是自然放鬆的狀態。
關於狗在轎車裡的這個異常連結,我認為不需要特意去矯正,只要以後畜主帶狗出門時開休旅車即可。
B 案例是咬人柴犬
我是這隻柴犬的第四任訓練師,第二任訓練師皆同第三任訓練師和獸醫師進行藥物治療 + 正向訓練。
畜主每天要想盡辦法用拐的、用騙的讓狗服用精神焦慮治療藥物,狗連續吃了大半年時間。每次狗吃藥後就會昏昏沉沉的,藥效退了之後其攻擊行為依然存在,正向訓練的行為矯正也看不到任何成效。
由於每天都要餵藥,導致狗狗非常的排斥吃藥,餵藥這個動作成為了狗狗新的焦慮導火線,也造成了畜主跟著一起焦慮了起來。
於是畜主這才毅然決然地終止了藥物治療和正向訓練。
C 案例是混種藏獒
就是上週我到台中到府教學的混藏獒。他有二位畜主,他的分離焦慮症非常的嚴重。
狗獨自在家而二位畜主出門時,狗會不停的大聲吠叫並且站立起來用前抓抓門板。
二位畜主帶狗出門時,若其中一位畜主離開狗的身邊,那麼狗就會立刻神情焦慮、嘴唇顫抖、踱步、大聲吠叫並且用力拉著身邊的畜主衝向離開的畜主。
我前往到府教學二堂課,沒有使用任何藥物。
第一堂課我矯正了室外分離焦慮的行為,二位畜主都可以任意地離開彼此,狗也可以單獨離開任何一位畜主。我的教學方向是提高狗對二位畜主的服從性和減敏訓練。
第二堂課我矯正了室內分離焦慮症不停吠叫的行為。
由於在上課前我已經告知畜主們需先讓狗進行籠內訓練,不過畜主們將籠子安置在客廳,而客廳正面對著畜主們進出的大門。
所以第二堂課我將畜主們的其中一個房門拆卸,並且將籠子帶著狗推進入了房間裡,再將房門裝回去,且籠子與房門採平行位置,然後關上房門,然後我們走出大門,就這樣矯正好了狗在室內的分離焦慮吠叫行為。
好了!看完了上述三個案例,大家有什麼想法呢?
其實類似於這樣的案例在我的身邊多到說不完,包含了前幾年的強迫症自殘、咬人的柴犬,他也是一樣的經過了精神藥物治療 + 正向訓練後仍以無效收場。
我個人並不排斥給狗使用精神用藥。不論是在於舒緩情緒、阻斷情緒反應,或是說穿了讓狗能夠睡個好覺的藥物治療,我都不會反對、不會排斥。
但是我認為在於行為矯正的手段遠遠高於精神用藥的處方箋。
還有,正向訓練並不是不好,正向訓練的派系很多,雖然彼此之間都不承認彼此的理論,但是在我看來,所有正向訓練派系所講的理論都是正確的。
要如何活用理論,而不要劃地自限,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還有……因為有很多具有強烈攻擊行為的狗並不適合正向訓練,所以才開始出現了使用精神藥物來輔助訓練。
請記得,藥物是拿來輔助訓練的,因此行為矯正的重點項目仍然在於訓練的手段。
文章最後,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正向訓練其中一個派系的理論
正向訓練裡沒有正處罰。早期其中一個派系提出狗與狗打架互咬時,就連人出聲喝止都是屬於正處罰。而正向訓練提倡的理論是人不要介入,人只要轉身離開後狗就不會打架了。
這是正確的理論,但是卻不適合用在所有的狗身上。
我想要問的是——
如果是藏獒與吉娃娃在路上打架時,人真的不要介入只要轉身離開就好了嗎!?